第916章(3 / 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为什么雷声轰轰,却不降雨?而天边的雷电,又怎会特意在孝陵处降下?
  太祖洪武皇帝,得积蓄多大的怨气,才会劈自己的坟圈子,流自己的血呀?
  这样一想,这班文臣各个都像斗败了的公鸡,抖了,蔫了。
  此事过后的翌日,五军都督府、上直诸卫重受刘太妃及景新皇帝诏命,以故待罪之臣,上直卫同知赵克穹,即刻起复为上直卫指挥使。
  神策卫撤销,并入金吾后卫,以阿尔图尔为指挥使。
  囚禁在大狱里的坎恩,特赦免,为府军后卫指挥使。
  坐冷板凳的孝陵卫指挥佥事周尚文,调升羽林左卫指挥使。
  以“老病”退休的前榆林卫指挥使梁震,躍羽林右卫指挥使。
  其余上直诸卫指挥使,包括锦衣卫指挥使徐继勋,仍各在任。
  第三日,景新皇帝下旨,将太皇太后张氏、潞王朱厚熜等免为庶人,迁往中都看守。
  中都,就是某些朱家宗亲的一个大监狱,自太宗之后便只做过两件事,拆原有建筑;兴建围墙。
  被拆下的建筑多半挪作他用,中都毕竟是洪武皇帝大兴土木搞起来的,一砖一瓦,皆是精品,岂能轻弃?
  但建起围墙,就完全是为了圈禁宗室所用了。靖难之后的朱允炆一家,就几乎都呆在这里慢慢捱到老死。现在围墙都已经建了三道了,还在不停地加固、加高。
  不光是太后,潞王了,大明朝廷,更是官场地震,一夕三惊。
  内阁全员辞职,各归乡里,朝廷名义上还嘉奖了一番这些老头们的“高义”。
  首辅诏由“扶桑一老翁”杨一清担任;次辅分别为王杲,路迎。
  杨一清奉诏归来,扶桑巡抚改扶桑经略使,由越国公史兰峤任是职。
  持节都督奴尔干都诸司军事一职,拔原陕西总兵伍文定为之。
  原扶桑都司左右布政使王廷相、陈凤梧,并指挥使何卿、指挥同知沈希仪等,皆调回重用。
  建扶桑总兵官,以原五军都督同知许泰担任……
  一番人事任免之后,朝野皆知,这景新的天,是变不过来了!
  景新帝祭孝陵,告太庙,堂而皇之将朱棣一系诸皇帝牌位请到偏殿,而将洪武太子朱标一系牌位列为祖宗;朱九郎,毫无疑问被冠以“钦天履道英毅果勇宣文广武仁孝肃慎治皇帝”,配享庙堂。
  此际,武定王即为景新帝生父的流言,终于得到证实。
  不过有孝陵那四个血字,武定王在国中的人气又高了不少,完全保证了其后人行使权力的自由。再说,武定王初起之时,朝廷也查证过他的身份,知道此人可能是允炆帝的苗裔。武宗死而无嗣,由他来当皇帝,估计没人会反对吧?
  仁寿宫,景新皇帝见到了“病体康复”的刘良女。他摒退了下人。
  “母后,为什么要瞒朕?难道,此事朕自己就无法处理吗?”
  刘良女一阵伤心,“皇帝,你始终是要长大的。就像太祖爷说过的那样,如果有刺生在荆棘上,那么,就让我先为你拔掉。王琼侥幸谋逆事成,*迫皇儿与为娘分离,他们还天天管王爷叫逆臣,其实他们才是!娘对不起你,没有把你照顾好,这些年你受到那么多委曲,娘也无法在你的身边……眼看着他们重立慈宁宫,又将削位的冲王改封为潞王,全部在为废立之事做准备,为娘也不能再熟视无睹了!总要做点什么,为我儿铺路……于是,我才想到了装病。”
  景新帝与刘娘女这些年的不见面,造成的隔阂不是一般的大,至少他理解不了自己母亲的所作所为,长时间压抑的生活,他所接触的恐怖和黑暗的政争,都使得他不敢轻易的相信别人。
  尤其刘良女的反击如此犀利,诏书一下,所有曾经令张后、王琼、夏言之辈头痛至极的问题,便轻松解决了。现在真是四海承平,百鸟齐鸣呢!史兰峤、杨一清,多么桀骜不驯的人啊,他们到底是冲着谁的面子,赶来投奔的呢?
  景新皇帝自问做不到这一点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