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等管事领命退了出去,屋中没了旁人,他忍不住哀叹了一声。为啥偏偏是韩家得了这好油呢?这可是雷霆真君的相好,是家中没人当官,也能请来诰命的人家。任是何方神圣,都不敢轻易招惹,当真是扎手啊!
  不知多少双眼睛,盯上了韩家新出的煤油。还有不少相熟的豪商前来旁敲侧击,想要搭个门路,一起经营灯烛的买卖。偏偏韩邈巍然不动,一副要吃独门的模样,惹得不少人暗恨不已。盯上韩家商队的人,就更多了。
  不出半月,就有人发现了端倪。韩家去岁在陕州买了一块地,不算太大,但是地里出产石脂。而这些石脂,全都被韩家人装车,运到了京城。难不成那煤油,就是从石脂中炼出的?!
  这下,不少人都意动了起来。石脂虽说有军用,但是产量不少,朝廷还真没禁令。陕州产石脂的地方也略有几处,若真能炼出煤油,岂不也是个天大的买卖?
  唯一不怎么好的,就是陕州位于西夏侧腹,经常有贼兵袭扰。若真买了地,遇上兵祸,岂不要连本也折进去?难怪韩家得了这么个方子,却不敞开了卖油,怕是也有顾虑。
  然而金山摆在面前,再大的风险也要往前冲啊。若是朝廷反应过来,来个官榷,那才真是连口汤都喝不上了。
  因此再怎么惧怕西夏,也有不少人开始向着陕州走动,只盼能盘下地,尽快研制出煤油的制法。
  这消息,自然瞒不过经营陕州许久的韩邈。
  “终于有人寻到正路了?”听管事回禀,韩邈不由露出了笑容。他并未把形迹藏的太过,有心人,自然能寻的出。
  “还不止一家。经营灯油的孙家,制烛的阎家,还有几个宗室,都开始派人寻地了。怕是花不了多久,就能制出煤油……”那管事欲言又止的张了张嘴,最终还是忍不住,低声道,“这煤油生意刚刚打开局面,就让旁人学去了,不是要影响咱家得利?”
  “这东西,是占不了独一份的。”韩邈笑着摇了摇,“与其想方设法独占,不如寻个便利,把摊子支起来。下水的人多了,朝廷想要垄断,也要多费些功夫。再说了,这煤油是那么好炼的吗?”
  提炼石油,并不算太难。但是提炼烟气更少,焰火更稳定的煤油,却没那么容易。这可是琼儿花了不少功夫,才研制出的。为了防止炸炉,还专门重制了炼炉。若是以为占了油田,就能独揽买卖,未免也想的太简单了。
  那管事一怔,突然醒悟过来:“家主可是想用炼制煤油的法子,再换些好处?”
  就如当年的白糖一样,为了那个糖方,糖行的人可是花了大本钱的。
  韩邈唇边的笑更深了些:“互惠互利的事,总有人肯干的。”
  石油毕竟不同于其他,是可用于军国的。只要觉出其中利润,朝廷多半是不会放弃的。若想从中分一杯羹,就必须寻些伙伴才行。有一点,王安石的确没有说错。巨贾、行市的存在,就是于朝廷争利的。只是有些东西,放在民间,未必没有好处。
  这些思量,旁人无从知晓。而天子和朝廷,此刻也确实无心一款小小的灯油。在筹备了数月之后,三司条例司终于成立,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主持。而条例司下发的第一条政令,便是“农田水利法”。
  此法旨在兴修水利,开辟荒田。凡知土地、种植之法,精通水利、农机之人,都能被破格提用。各州县官长须得丈量荒地,进行复垦,所有淤塞的河道,坏费的水利设置,也要加以统计,并且核算辖下能够兴修水利的所在。临近大江大河的州县,要加固堤坝,疏通河道,立定期限督促完成。这些农田水利的兴修,也将作为官吏的考核标准。只要水利设施修得好,田亩增产,就可升官受赏,反之,阻扰推诿者,一律罚钱降职。
  除此之外,因为农田水利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,若是用度不足,可以向常平仓、广惠仓借贷,息钱只收两成。若是捐助兴修水利,官府还会给予奖赏。
  这一条条,一样样,可都是前所未见的新政,连《京报》都不惜版面,累篇刊载。这是新皇登基后,设置的第一条新法,而且动作如此之大,牵连如此广。一经发布,朝野皆惊!
  第132章
  “这农田水利法, 着实出人意料。”程颢坐在书桌前, 眉头略略皱紧。不论是制置三司条例司, 还是这新法,都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。就算是仁宗年间的庆历新法,也只是在政事上修修补补, 从未似这般变了根本。
  只是鼓励农桑还罢了,兴修水利,可是大事, 不知要动用多少百姓, 靡费多少钱粮。偏偏这农田水利法,还要举国为之, 以此考核官吏。若是下面为求考绩,胡乱施为, 岂不误国?
  程颢考虑的,还是农田水利法本身, 程颐已经道:“常平仓、广惠仓皆是义仓,只为赈济灾民,平抑粮价。怎能以此借贷, 挪作他用?还要收息两分, 国债也不过五厘的利,借给百姓倒要翻上数倍,岂非残民?阿兄,咱们要在报上议一议此事啊!”
  他说的义愤填膺,程颢却没有表示赞同, 沉吟许久,方才缓缓道:“农事为国本,这新法打着兴农利农的旗号,不好冒然驳斥。”
  若是国债也就罢了,满朝皆是非议,他们登高一呼,自然能得追捧。但是这农田水利法,不论细节如何,本意还是为了增加田亩、提高粮产,是为国为民谋利的。一味驳斥,且不说会得多少认同,怕是天子都会疑心他们是沽名卖直了。
  程颐一怔,也回过了味来:“阿兄之意,是避重就轻?”
  程颢颔首:“重视农事,并无不妥,只是行事不可太急。开放常平仓供百姓借贷,朝中君子岂会认同?此事也可再议一二。”
  程颐顿时明白了兄长的意思。这新法最大,也最容易受人诟病的,其实是以兴修水利考核官员。若是此事推行,下面不知有多少官吏要焦头烂额。而常平仓借贷,更是个竖起来的靶子,不打简直是浪费了。
  如此一来,既能显示出他们对于农事的看重,又不至于显得逢迎新法,媚上邀功。可以说不过不失,中平稳妥。而这态度,对于《明德报》也是有益处的。今时可不同往日,《明德报》历经几次挫折,销量不过数百份了,再也容不得在这种大事上行差踏错。要是连这些人都弃他们而去,这一年来的投入,就全都打了水漂。不说精力耗费几何,就是折进去的钱,都让人胸闷。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